在哈尔滨各大医院、药店及街路墙面上,充斥着各类“药品收买”的小广告,按药价60%摆布收买简直变成业界的市价。业界人士通知记者,他们收来的药最终都会送到药店,药店都是偷着卖,业界称这个为“串药”。药品不合法收买为何屡禁不止?“串药”背面究竟藏着如何的利益链条?
记者在哈尔滨市第二医院、第四医院、第八医院的卫生间,道外区七道街街面以及部分药店的墙壁上,都看到了“药品收买”的小广告,为了引人注意,这些广告上通常都打出了 “高价”的字样。随后,记者以有药出售为名,按着小广告上的号码拔打了多个药估客的电话,成果发现,按药价60%摆布收买简直变成业界的市价。香港电子废品回收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许多药估客都对心脑血管类、糖尿病类及常用消炎类药品分外倾慕,而他们最愿意做的,仍是持卖方的医保卡直接采购药品。在实践买卖中,除了公费医疗的剩余药品,“医保卡串现”也变成药估客收药的最要途径之一。一位曾持医保卡向药估客出售过药品的哈尔滨市民刘女士给记者叙述了买卖内情,“他带我上药店,他有一个单子,完了他说要啥咱就买啥药,买完药拿医保卡去结帐去,不有个单子吗,顶上写多钱,完他就给我百分之八十的钱。直接买药给他百之六十摆布吧,这个合算点呗!”
那么,这些贱价收来的药品究竟流向了哪里?药估客又以啥样的报价出售呢?记者几经周折,从一位经营药品生意多年的业界人士口中找到了答案,“他们收来的药,收到某一个人手里边,然后送到各个药店,但是没有正规的票子,药店都是偷着卖,咱们业界都称这个为‘串药’。那个价格特别廉价,比医药公司的进价还要廉价,至少也得少15个点,多的能达到17、18个点。”
就这样,贱价收来的药品再次以正价进入流通领域,在全部过程中,售药者、药估客及接收方都从中获益,一起分食了国家医疗保障这块蛋糕。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稽察局副局长张林介绍说,关于这种做法,国家虽严厉冲击,却因为短少必要的法律依据,处罚中存在着很大难度,法律法规(在这方面)也是个盲点。
同时,张局长表明,尽管如此,但也不能束手待毙,他们在活跃呼吁国家立法的同进,也希望广大群众能参加到冲击不合法倒药的举动中来,发现问题,活跃向本地食品药品稽察部分告发,一起击碎这条灰色的利益链条,让药品市场更标准、更安全。